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邓名可以想象,当空虚的南直隶的清军见到长江上遮天蔽rì的明军舰船时,当他们意识到郑成功真有二十万大军而且近在眼前时,肯定会士气一下子跌落到谷底。
战略欺骗、声东击西、心理攻势,更重要的是利用大规模海运这种前所未有的机动优势,来制造一场中**事史上不曾有过先例的海上突袭。
在邓名的印象里,好像和著名的诺曼底登陆用的手段也差不多了。
可终究还是失败了!
邓名不清楚细节,但他知道郑成功这场jīng心策划的行动最终还是失败了。
尽管这个计划从纸面上看不应该失败:敌人的兵力已经被吸引到次要方向,他们越向南进发就越深入郑成功的陷阱,主要战区的敌人不但空虚而且分散,他们在短期内不可能得到援军,郑成功已经充分考虑过双方的机动能力。
在更大的战略上,东南是满清的钱袋子,南直隶和浙江出产的大量钱粮,提供给满清收买众多汉激ān部队的能力。
在湖广等地未能从战乱创伤中恢复过来以前,无论是云贵还是甘陕或是全国其他地方的绿营,都要指望东南地区财富的供养;吴三桂、耿继茂等汉人藩王率领着大量jīng锐部队,清廷正是通过东南的粮草控制着他们。
现在吴三桂等人对南京鞭长莫及,就算能借助他们的力量与郑成功交战,可是清廷真敢放这些藩王进入东南地区吗?如果郑成功的计划实现了,满清的统治就会在数年内土崩瓦解。
就算满清在数年内把郑成功又赶出了南京,这几年的南北隔绝也足以导致满清失去对各地汉军军阀的控制,就算没出现群雄割据,至少也要退回到十几年前的局面。
“所以郑成功一定是失败了。
如果他成功了,历史就不是我所知道的样子了。”
邓名心里已经得出了结论。
把信重头再看了一遍,邓名找不出郑成功计划中的漏洞,几乎一切都符合他的设想,没有任何失败的理由。
“可他还是失败了,为什么呢?”
邓名不能把内心的疑惑讲出来。
郑成功的计划不依赖降将,地方清兵投降最好,即使不投降,明军也拥有绝对的优势;不畏惧清廷反应迅速,清军靠着两条腿走回来要到猴年马月了。
这样的大规模登陆作战不用说古代,就是中国以外的地区也没有前例。
在这样一个想前人所未曾想过的天才计划前,也不必担忧对方有任何成熟的应对手段,相反,可以尽情享用敌人因为震惊和不知所措所能带来的好处。
当大军出现在长江上的时候,胜负就应该已经分明。
为什么郑成功会失败?……邓名很快拿着这封信去见文安之,和后者讨论起郑成功的军事计划。
出乎邓名的意料,文安之对郑成功的计划很不看好。
“老夫还以为他要先拿下宁波,然后沿着大道而进,直取南京,原来是想直接进入长江啊。”
文安之连连摇头,认为郑成功失败的可能xìng很大。
“为什么?”
邓名倒是觉得这个计划非常激动人心。
虽然听说过很多宏伟的登陆计划,比如诺曼底登陆的规模肯定要比郑成功这次的要大,但当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计划摆在邓名眼前时,他会不由自主地深深为之吸引。
“自古就没有通过水路支持这样一支大军作战的……”
文安之指出,以往的水战战例,即使是著名的赤壁之战,明朝初年的朱元璋和陈友谅的大战,水战的目的也都是保证陆军能够安全地通过水域。
水师地位最高的时候,也就是水陆并进的程度罢了。
自古以来,交战的双方都想拥有重要的产粮区,拥有的一方会竭力把对手赶得越远越好,而另一方则会尽力向产粮区靠拢。
这也是清廷正在做的事情,为了南京的安全就要把明军从浙东、浙南驱逐出去,如果浙东、浙南安全了,为了保证明军不能卷土重来,就要把明军从福建也赶出去。
没落的天才如何找回当初的荣耀,从默默无名,到一次次创造传说成就天仙之名。我在榣山起志!要成为那个超越天仙,跨出最后一步的人。...
当她睁开眼睛,来到了剑与魔法的奇幻世界。找不到昔日的名字,只有身上所谓的骑马与砍杀系统证实着她和曾经家园的关连。在一步步的探索中,越来越多的伙伴加入了她的冒险团,越来越多的谜题却逐渐显现。长生种的历史断层人类疆域外的大结界星际战甲和传奇骑士团的碰撞世外龙族徜徉的翡翠梦境面对着层出不穷的危机,一米二的萝...
我教的是物理学,从没有教过他们魔法,更没有掌掴邪神,脚踢魔王,击坠神国。所有关于我的传言全部是没有一点根据的诬蔑。雷恩特斯拉如是说。他说完,姑且不论那满天瑟瑟发抖的神魔,他座下大弟子唐斯对着一众法神师弟师妹说道师父他的低调症又发作了。记住,师父口中听上去很扯淡的东西,全是真的。众师弟师妹深以为然,齐齐点头!...
穿越大唐,吃穿不愁,日子过得无比滋润。可自打娶了如花似玉的媳妇之后,一切都变了。皇帝让他官居一品,宰相千金非他不嫁。吐蕃要他的项上人头,高句丽要他死无全尸。可秦长青,只是想安安静静的做一个大唐美男子。...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洪荒世界是非多,为求成道乱繁华。天衍四九道几何,须看诛天破道传!茫茫洪荒世界,三千大道法则,道可是最大,洪荒可是终点?从洪荒走出的少年可否在另一个世界的舞台崭露头角?诛天破道将与你一同探索洪荒之外那未知的世界!...
简介自从龙少群三岁懂事起,他就开始接触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三岁习颂三字经,四岁读诗经论语,诸子百家,五岁习围棋之道,六岁泼墨作画,七岁弹筝抚琴,吹萧奏笛。至于爷爷的医术更是龙少群每日不可或缺的必修项目。问诊把脉,对证处方,选药煎药,针灸拔罐,依靠着聪颖的天资,龙少群十岁就弄了个通透...